金透财经:华泰联合证券等多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遭罚

Connor 币安交易所官网 2025-03-19 19 0

来源:金融网官方微博

金透财经:华泰联合证券等多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遭罚

金透财经 | 瞭望君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背后,券商作为重要的中介机构,本应是市场秩序的守护者、投资者利益的护航员,然而,近期华泰联合证券与宏信证券却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监管部门的警示函推到了聚光灯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华泰联合证券,这家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券商,近期麻烦不断。先是在1月 3日,浙江证监局对华泰联合证券亮出 “黄牌”,经查,在公司债券发行人受托管理工作上,华泰联合证券漏洞百出。它未能有效监督发行人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及使用情况,对于募集资金这一关乎债券项目成败、投资者资金流向的关键环节,掉以轻心,同时在持续督导职责上也没有勤勉尽责。要知道,依据《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0号),这已然违反了相关核心规定。回溯过往,在2024年10月,深圳证监局也曾对华泰联合证券发出警示函,彼时指出其在开展业务时,对承销的部分债券尽职调查如同走过场,深度严重不足。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地方政府平台债券承销商,它竟未能尽职核查部分地方政府平台企业偿债风险,制作的募集说明书与企业真实偿债情况南辕北辙,极大误导了投资者对风险的判断,这无疑是在资本市场的 “心脏地带” 埋下隐患。

宏信证券同样深陷违规泥沼。1月2日,四川证监局因宏信证券投行业务的五大 “症结”,果断对其出具警示函。其一,投行内控体系和制度千疮百孔,犹如一座没有坚固围墙的城堡,难以抵御风险侵袭;其二,项目利益冲突审查流程漏洞明显,容易滋生内部利益输送的温床;其三,质控部门对投行项目尽调底稿把关形同虚设,使得尽调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其四,对投行内核部门的意见跟踪落实草草了事,让专业的内部监督沦为一纸空文;其五,投行项目材料及反馈意见报送的内控流程混乱无序,业务操作毫无规范可言。这还不是宏信证券首次 “触礁”,早在2022年11月,就因债券承销业务不合规被警告。当时,其债券承销业务内部控制宛如 “筛子”,个别项目尽职调查敷衍塞责、风险揭示遮遮掩掩,受托管理责任也履行得一塌糊涂,对主营业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核查马马虎虎,完全背离了券商应有的专业与严谨。同月,更是因公司治理层面的四大乱象,被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从控股股东资质问题到 “三会一层” 运作失范,再到关联方管理混乱以及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失效,无一不暴露其内部管理的混乱与无序。

开年之际,监管从严的风暴并未停歇。山东证监局披露,华安证券一营业部员工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这种无视法规、践踏职业操守的行为,瞬间被监管捕捉,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警示着每一位从业者不可心存侥幸。浙江证监局也在1月3日剑指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在嘉澳环保的财务报表审计项目中,未按计划执行控制测试、对在建工程关键问题视而不见、监盘程序执行不到位等多项问题浮出水面,同样难逃警示函制裁。

这些罚单背后,折射出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健康生态的执着守护。近年来,监管不断加码,一方面强化日常巡查与现场 “体检”,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另一方面,新规频出,为中介机构执业划定清晰红线。对于券商而言,投行业务是核心阵地,却屡屡因合规失守 “城门失火”。这不仅损害了自身信誉,更侵蚀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任根基。在未来,券商必须痛定思痛,以合规为基,重塑内控堡垒,重拾专业担当,方能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否则,将持续在违规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被市场淘汰出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