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协向券商下发“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未公开披露全文!
据证券日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财经媒体内容,7月1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结合中证协官网和其它网络平台检索结果,以及财经媒体相关表述,截至发稿,《实施意见》全文并未公开披露,而是直接下发至各家券商。
综合财经媒体报道内容梳理来看,《实施意见》全文近8500字,涵盖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7个方面的28条措施,从完善自律管理体系、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引导督促服务功能发挥、加强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及加强中证协自身建设等多方面提出指导意见,是首份专门针对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以下为根据相关报道梳理的《实施意见》重点内容。
一、完善自律管理体系。
聚焦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需要,完善证券行业自律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实施体系,更好发挥中证协自律管理的协同和补位作用。
具体包括完善中证协内部架构和会员管理、完善与行政及其他自律组织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自律管理制度建设,突出自律规则的前瞻性、预防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自律检查力度,完善自律惩戒管理约束机制;优化券商评估评价机制,更好发挥行业发展“指挥棒”作用;引导券商加强投行、投研、投资等核心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服务质量,强化合规风控建设,加强对行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引导支持,激发行业发展活力。
二、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
督促券商提升保荐、承销、定价三大核心能力,优化网下投资者管理,推动形成买卖双方充分博弈、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约束机制。
主要举措包括进一步细化完善发行承销自律规则,进一步细化明确上市项目筛选、辅导、尽职调查及上市后持续督导等环节的执业标准;完善承销商发行定价能力评价,督促承销商充分提示风险、审慎定价,全面提高承销定价核心能力;研究将投价报告质量纳入投行执业质量评价体系,督促承销商高质量出具投价报告;进一步规范保荐承销费用收取,关注不正当竞争行为,严禁阶梯递增收费;推动投行监管平台、函证电子化平台等行业基础设施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优化网下投资者结构和数量,发挥分类名单、“白名单”等机制作用,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在新股定价中的作用。
三、引导督促服务功能发挥。
针对性地提出了9条具体措施,旨在督促券商将功能性放在首位。
明确要推动头部机构在专业服务、风险管理、资本实力、业务创新等方面做优做强,切实担当起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中小机构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在特色业务、精准服务等方面深耕细作,形成头部机构引领示范、中小机构专业化、特色化经营的良好生态格局。激励证券公司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和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并且加大普惠金融产品供给,支持“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新三板挂牌。
主要包括:
1、做好规划、引导和动态跟踪,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分层分类推进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建设。
展开全文
2、引导激励证券公司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证券公司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长期战略,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3、引导提升投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对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投入,健全投行内控体系,加强中介机构职责边界和“过罚相当”的责任认定问题研究。
4、持续推动发展债券业务,推动证券公司构建以偿债能力为中心的履职体系,在项目承揽、承做、推介、定价、配售、受托管理等各环节不断提高执业质量。
5、加快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加强投资研究能力,支持证券投顾业务转型,规范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推动优化做市等交易机制,拓展相关业务牌照等。
6、推进场外市场建设,引导证券公司依法合规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相关业务,规范发展柜台业务,稳慎有序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发挥风险管理功能,提升市场稳定性,更好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
7、推动证券业国际化,鼓励优质证券公司依法开展跨境业务,促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更好服务跨境业务需求。
8、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持续完善投资者保护自律规则,进一步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主体责任,持续健全完善证券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大投资者教育宣传力度。
9、完善从业人员管理和考试培训工作,常态化开展行业交流,加强从业人员违规违法分类名单动态管理,强化声誉约束。
四、加强合规风控体系建设。
多措并举推动券商加强合规风控,提升风险监测工作的精准性、前瞻性,及时有效发现、化解风险,服务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主要包括推进券商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债券、衍生品、程序化交易、融资融券和另类投资等重点业务风险监测监控;加强场外业务交易报告库建设,加强风险监测,提升场外业务透明度,强化场外市场风险预警功能;持续提升行业网络和信息安全水平,推进行业机构数字化转型。
五、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
强化舆情监测和管理,传播证券业积极声音,为资本稳定运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明确要强化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投资行为管理,完善人员投资行为管理规则,严禁投行人员违规入股;加强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制度建设;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制定并表管理相关自律规则,建立“四早”风险预警机制。此外,还要引导证券公司加强舆情管理,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对不实信息迅速辟谣、对质疑事项快速核实,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督促券商严格落实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压实声誉和舆情管理责任,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六、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积极提升行业社会声誉。主要包括推动行业文化建设走深走实,优化行业发展生态;督促券商落实稳健薪酬要求,加强诚信和廉洁从业管理;引导券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七、加强中证协自身建设,夯实自律管理基石。
加强自身建设是中证协全面履行自律管理与服务主责主业,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主要包括落实巡视整改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加强中证协自身建设,完善治理结构和监督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自律管理能力和会员服务水平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