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轮“伊鹏-3”号被扣事件并非“银河”号重演

Connor 币安交易所 2025-01-06 23 0

2024年11月,中国货轮“伊鹏-3”号在航行至欧洲附近海域时,被瑞典海警拦截,并受到丹麦、德国等国的监控。此事源于立陶宛至瑞典、芬兰至德国的两条海底光缆在同一时间意外中断,而“伊鹏-3”号恰好在该海域航行,因此被怀疑与光缆中断有关。

中国货轮“伊鹏-3”号被扣事件并非“银河”号重演

经过由中国牵头,欧洲四国参加的调查组调查后,“伊鹏-3”号于12月21日恢复自由,启程开往埃及。尽管此事被一些人称为“银河”号事件重演,但实际上两者存在本质区别。在“银河”号事件中,美国凭借霸权,以战舰、战斗机武力胁迫中国货轮,意图威胁海上航线。而此次“伊鹏-3”号被扣,欧洲几国在态度上相对谨慎,并未采取过激行动。虽然调查过程拖延了一个多月,但并未发现“伊鹏-3”号存在故意破坏光缆的行为。事实上,“伊鹏-3”号可能是在航行中因天气恶劣或操作不慎,无意中抛锚损害了光缆。这种情况与“受俄罗斯影响故意破坏”的传闻不符。海底电缆、光缆属于机密内容,普通船员很难获得具体信息,即使知道大体位置,也很难保证用船锚破坏。此次事件更像是欧洲面临俄乌战争威胁、中国崛起压力下,被有心人利用的一个宣传事件。欧洲几国在处理此事时,除了时间拖延外,并未发现太大问题,但借机宣传的手段确实令人不悦。

中国货轮“伊鹏-3”号被扣事件并非“银河”号重演

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增强,欧洲对中国海军的态度也愈发谨慎。毕竟,舆论打击和真下黑手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此次“伊鹏-3”号事件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也再次提醒我们,在国际舞台上,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维护自身权益。

评论